当前位置: 首页>>中心动态>>学术动态>>正文

CPEPP承办的第8期香樟经济学(重庆)Seminar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 2025-05-27    浏览次数:   来源:

2024年5月25日,由重庆大学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承办的第8期香樟经济学(重庆)Seminar在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02学术报告厅圆满举行。本次Seminar共计收到100余篇高质量工作论文投稿,组委会从中评选出8篇论文进行交流研讨。来自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名学者和相关研究领域的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丁从明教授代表香樟经济学(重庆)Seminar组委会向各位参会师生致欢迎词,并简要介绍了参与论文汇报的各位嘉宾。

本次Seminar上午场于9:00正式开始,由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经济系谭静老师主持,共汇报3篇学术论文。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王鑫老师汇报了《南渡北归:穿越战火的人力资本积累》一文,采用县级历史数据考察了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对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指出高校内迁不仅能增加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而且显著降低了文盲率。在机制方面,高校内迁可以通过提供教育公共品和改善教育观念促进地区长期人力资本积累。此外,高校内迁还显著促进了女性的人力资本积累,并降低了婴儿死亡率。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吴懋博士生汇报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影响——基于融资约束缓解机制的实证研究》一文,从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采用广义双重差分方法探讨了2013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全国推广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认为此政策能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途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李健硕士生汇报了《乡村产业政策何以有效?——来自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的证据》一文,文章利用标准双重差分方法评估农业产业强镇政策有效性,提出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选点主要通过强化土地和技术要素投入,推动了四种形式(延伸式、嵌入式、替代式、溢出式)的产业振兴路径。此外,该政策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推动周边城镇的经济协同增长。

本次Seminar的下午场由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经济系党敬淇老师主持,共汇报5篇学术论文。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张温雅汇报了《最低工资与城镇居民受雇概率:基于个体月度数据的经验证据》一文,利用2010-2014年城镇居民住户及个体月度数据以及县级层面最低工资水平数据,考察最低工资对居民受雇概率的影响。文章指出,最低工资短期内加剧了城镇受雇个体的不受雇风险,且存在“涟漪效应”。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姚钦洋博士生汇报了《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一文,通过构建包含知识密集型产业(KIBS)、创新者(innovator)、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 goods)和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四部门研发模式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内生增长模型,为研究研发与知识管理的融合提供了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理论依据并以ChatGPT的发布为例实证表明KIBS在知识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牛靖博士生汇报了《中国存在家庭能源效率悖论吗?——兼论绿色能源阶梯理论的构建》一文,利用2010-2020年5轮CFPS调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能源消费等数据探讨了家庭收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认为家庭收入与能源效率存在反向关系,收入增长通过降低家庭的电价敏感度、提高家庭的舒适度需求,带来了更高的能源消耗。另外,文章还考察了家庭收入与碳排放的关系及其机制,发现收入增长能促进家庭能源阶梯的攀升,进而增加碳排放。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泽博士生汇报了《Response and adaption of innovation behaviors to trade war: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一文,文章以2018年中美贸易战作为研究背景,提出中美贸易战对企业产品出口的制裁会推动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尤其是渐进式创新。在机制识别方面,贸易战会增加企业对贸易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感知,降低经营收入,增加经营成本从而推动渐进式创新。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吴智豪博士生汇报了《The Effect of Regional Food Safety Problems on National Agricultural Export Reput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2013 China's Cadmium-tainted Rice Incident》一文,文章采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等识别策略,探讨了“稻米镉污染”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对我国稻谷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一地区性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会增加消费者的恐慌和对相关产品质量的不信任,由此产生的溢出效应不仅会对当地的稻谷出口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没有发生镉污染的省份的稻谷出口产生无差异的负面影响,即在全国范围内对食品出口信誉造成严重的打击。

会议同时吸引了来自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与了本次研讨会的点评与讨论。下午六点,随着与会学者们的热烈掌声,本次Seminar圆满落幕。尽管经历了长时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但参会人员并未感到丝毫的疲惫。本场Seminar学术氛围极其浓厚,各位报告人所呈现的研究内容极具学术价值,与会者们与报告人之间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充分交流了学术见解。